卖炭翁扩写600字
在连续不停的学习中,偶尔也要听听音乐,放松心情,下面小编月儿收集整理的卖炭翁扩写,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卖炭翁扩写600字作文篇1
从前有一个卖炭的老人,他以卖炭为生,他每天都待在南山里砍柴和烧炭,南山是一个好地方?不是,里面满是野兽,可他也只能以此为业。他每天蓬头垢面,十指发黑。
老人每天这样辛苦地干活,却只能混个温饱而已,卖炭是为了什么?还不是为了买件好衣服和一年的生活呀。老人身上的衣物十分单薄,可他还是想让天更加赛冷一些,因为他想让炭更值钱一些。过了一晚,外面的雪足有一尺厚,一大早老人便驾着一车炭碾着冰前行。远啊,老人足足花了一上午才到集市,牛也十分劳累了,人自不必说。老人吁了长长一口气,坐在了市南门外的泥地上,老人使劲地擦了一把头上的汗珠,把炭卸下来开始叫卖。卖了不多久,远方突然来了几个骑马的人,正轻快地奔来,他们是谁呀?哦,他们是皇帝的太监和爪牙。人们惊恐地将物品收起来,老人因为动作稍慢,没来得及离开,他们就赶到了。太监手拿着敕令宣读,遣出宫买东西的差使怎么可能拿到文书呢?唉!宫使念完便赶着牛车进了城。一车子炭,一共有千余斤,这可是老汉一年的劳动成果啊!宫使就只留下一匹红绡和一丈绫。老人是干活的,不是老爷,这布根本不经磨,穿一天就会烂掉,卖给别人?唉,京城里也全是他这样的穷人啊,况且他们也买不起呀!老翁哀伤地叹息着,可是光叹息又有什么用呢,叹息一百年宫使也不可能把炭还给你,皇帝也不会变得英明,官员们也不会有几个是公正守法的,苛捐杂税也不会减轻一点。老人本只是想苟且地活下去,可官吏们连他苟且活下去的机会都不给!唉!
卖炭翁扩写600字作文篇2
从前有一位卖炭的老人,他以在终南山砍柴烧炭来维持生活。 由于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砍柴烧炭,使他过早的衰老了,头发白白的,十指黑黑的,满头满脸沾满了黑灰色的烟灰。一连几天,烧的碳都没能卖掉。灶台冷冰冰,土炕冰冰凉,肚子饿的咕咕叫。老人蹒跚地走到灶台前,揭开锅盖,目光呆滞地看着锅里,什么也没有。老人缩卷在墙角,身上只有一件满是补丁的单衣,被冻得瑟瑟发抖,但他仍舍不得烧一点炭来取取暖。老人抬头仰望着夜空,祈祷着上苍,再冷点吧!再冷点吧!好让我尽快地把炭卖出去,卖一个好价钱呀!可怜的老人真可谓是身无过冬衣,家无隔夜粮。
清晨,老人醒来,看到地上积了一尺多厚的雪,他万分惊喜,双手放在胸前,感谢上苍的恩惠。他连忙备好炭车,轧着冻了冰的车辙,走在了卖炭的路上。
由于路上积雪太厚,很难行进,到了正午,才赶到集市。牛也乏了,人也饿了,只好在市场门外泥泞的路旁歇歇脚。过度的寒冷、饥饿、劳累,老人倚在牛背上取取暖,不知不觉,渐渐地进入了梦乡。
老人梦见自己很快把炭卖了,并且卖了一个好价钱,他赶紧买了一件过冬的棉衣,买了一包金黄的玉米面,哼着山歌,赶着牛,轻快地走在了回家的路上。
正在这时,老人隐约听见了一阵由远而进的马蹄声,他猛地惊醒了,看到站在眼前的是出使宫市的太监带着爪牙,嚷到:“老头,起来,起来!”太监手中拿着文书,口口声声说是奉了皇帝的命令,叫老人把炭运向皇宫。可怜的老人怒视着宫使,万般无耐地调转车头,吆喝着劳累的牛,拖着疲惫和饥饿的身子走向皇宫。
这满满的一车碳,足有千余斤,宫使们硬是从老人手中抢走了。老人的心如刀割,老人在无声的哭泣却又无能为力。宫使把陈旧的半匹红绡和一丈绫,挂在牛头上,就算是买炭钱了。
宫使们把老人赶出了宫门,他辛辛苦苦烧的一大车炭,就这样被掠夺走了。
老人牵着牛,还有那连炭渣一粒不剩的炭车,含着泪,拖着沉重的双腿,一步一步走回了终南山。
卖炭翁扩写600字作文篇3
天蒙蒙亮,昨夜的雪很大,地上积了足有一尺深。临街店铺的门板紧闭着,偶而一阵寒风卷着地面的雪花吹来,吹得门板呼呼作响。
这时,静静的街上传来一声微颤的吆喝:“卖炭啦——卖炭——”一辆牛车载着一位蜷缩着身体的老汉正缓缓向前移动,老汉脸上灰扑扑的,额头上烟火熏染的乌黑与车上所载的木炭,很容易让人看出,这是一位靠终日砍柴烧炭为生的人,老汉身上的单衣显然抵不过寒风的凛冽,他又打了个寒颤,极不情愿地抽出褪在袖子里的那只长满老茧,沾满炭黑的手,挥了一下鞭子,又向前赶路了。
天已亮了,路上的行人多起来,可买炭的人却少之又少,即使有人打探一下,价格也压得极低,老汉本盘算着用今天赚的钱买些口粮回去,再给自己添件过冬的"衣服,可这样一来,便没指望了,老汉用疲倦的眼睛回头望了一眼这一车浸透他心血的木炭,又想起赶早卖炭的艰辛,不禁一阵心酸,眉头紧拧在一起,车行至集市南门已牛困人饥,只好在泥泞的路上稍作休息。
得得,得得……马啼声由远而近。两个骑马人在老汉面前勒住了马,他们一路经过的地方小商贩躲的躲,藏的藏,一片狼藉。老汉对朝延宦官出来强买强换的行为也早有耳闻,正要驾车离去,“老头,慢着”,那个骑马的白衣人拦住了他的去路,老汉不敢反抗,试探地问:“大人有何吩咐?”
白衣人开了口,说:“跟你做宗买卖。”边说边从行囊中拿出半匹旧锦绫和一丈棱,系在老黄牛头上,“这些,换你一车炭。”“啊!”老汉听后犹如五雷轰顶,苦苦哀求道:“大人,您可不能啊!这车上千斤的炭怎么也比这缎子值钱啊!你这样,不是要了我的命吗?”说罢抱住白衣人的腿,白衣人一脚把老汉踢开,去卸牛车。马上那个宦官大声喝斥道:“老东西你知足吧,我等依圣上旨意办事,你敢抗旨?”说罢,两人骑着马,拉着炭车往北去了。
卖炭翁扩写600字篇4
题记:中唐时期,朝廷无能,宦官专权,原本由官吏采买皇宫必需品的差事也被宦官抢去,为害百姓的“宫市”便由此而生。
时值寒冬,昨夜的一场大雪给大地盖上了一层厚厚的棉被。一大早,我便走出家门,准备去集市里买点东西。
一路上寒风萧瑟,虽然太阳已经出来,但却丝毫没有驱散我身上的寒意。来到集市,却见这里人声鼎沸,十分热闹,商贩的吆喝声与买客的马嘶声混成一片,虽然天冷,但商贩们个个满面笑容,都想着天气虽冷,货物还都可以卖个好价钱,也是十分值得的事。
“吁——”一声尖锐的斥马声回荡在空气中,热闹的集市突然安静了下来,所有人都惊恐地望向骑着马奔向集市来的两个人——黄衣太监,我也愣住了。是啊,这么好的机会太监们怎么能放过呢?
人人屏息凝神,两个黄衣太监依次走过每一个摊位,所过之处,摊位的主人无不胆战心惊、神色慌张。忽然,两个太监停下了脚步,饶有兴致地打量着一辆炭车。这辆炭车的主人是一位老翁,他两鬓苍苍,烟灰色的脸色上布满了蜘蛛网般的皱纹。他紧紧地咬着双唇,忧心忡忡地看着两个太监……
“嗯,天气寒冷,宫中急缺炭来取暖,正好——”其中一个太监手里拿着文书,趾高气昂地叫嚣着,其他商贩纷纷向老翁投来同情的目光。老翁混浊的眼神更加的黯淡了,他微闭双眼,似乎在乞求黄衣太监的怜悯。太监们见状,马上拿起赶牛鞭赶着牛就往城里走。老翁突然猛地跳起来,挡在牛车前,他也不知是哪来的胆量,竟对着太监们大吼一声。“一车炭,千余斤,留下买碳银。”太监们却像是没有听见似的。老翁见状便死死地护住炭车,撕心碎裂地喊“我不卖呀,我不卖呀!”老翁们哭得像个孩子似的,可惜两个太监无动于衷,双方就这样僵持着。
过了一会儿,他们等得不耐烦了,竟硬生生地将老翁从碳车上拉下来,强行带走碳车,随手丢下了半匹红绡一丈绫。老翁眼里的光消失了,连最后的悲愤也消失了,他的呼吸逐渐平复,脸上充满了绝望。是啊,他又能怎样呢?只能任凭眼泪一滴一滴地往下掉。那两个厚颜无耻的宦官回头看了老翁一眼,对伤心欲绝的老翁投以冷漠的目光,然后转身赶着牛车扬长而去。老翁缓缓地捧起地上留下的红绡,只听得“嘶”的一声,它被老翁撕成了两半,“啊——”老翁仰天长叹的声音响彻云霄……
我赶紧走过去将老人扶起,老翁跌跌撞撞地向前走去,泪水顺着脸颊不停地往下流,边走边哭诉的自己的遭遇:“俺家原本就不富裕,今年又因为旱灾没了收成,小女儿被活活饿死了,儿子也瘦得只剩皮包骨头,家里还有一个重病的夫人,本指望这车炭能解救一下家里的危机——可怜俺辛辛苦苦半年,如今全没了……”老翁已泣不成声,许多人也流下了同情的眼泪。
我也听得泪流满面,我翻出身上所有的银两,递给老翁:“老人家,一点心意,请收下吧……”
卖炭翁扩写600字作文篇5
老汉瘫坐在地上,两行浑浊的泪水顺眼角流下。
卖炭翁在终南山里砍柴烧炭,他只能靠自己卖炭养活自己。卖炭翁的脸成了烟火色,还有烧炭时的灰,额头两边全是白发,十指已经变成了黑色。他卖炭得来的钱都要买衣服、买饭,没有一点余下的了,所以老人能让自己吃饱穿暖就已经很不错了,他自己也很知足。
有一天下着鹅毛大雪,地上时候厚一层冰,然而在这种北风呼啸、滴水成冰的天气里,卖炭翁还是穿着单薄的衣裳像以往一样坐在那里烧炭,他也只能借着火取一下暖。炭烧好了,老翁把炭装到车子里,让牛拉着,自己坐到车的沿上,拿着赶牛的鞭子,赶往京城卖炭去了。
这时已是夜晚,路上哪儿有一个人啊?老翁的炭始终没有卖出去,他想:尽管我穿得很单薄,但是我还是愿意天气再冷一些,这样我的炭也好卖一些啊!老翁冒着严寒在正午时分终于到了京城,车子压在冰上不断发出“砢嚓”、“吱嘎”的声音,然而不想老翁希望的那样天气变冷,而是慢慢温暖起来,但老翁的衣服还是不足以御寒,于是老翁找了一块地方,下了车,在一堆泥和草混杂的地方把身子蜷缩在一块取暖。
不一会儿,老翁看见远处来了两个骑马的人,一个穿着黄衣服,一个穿着白衣服,手里拿着文书说是皇上下令要这些炭,让老翁赶着牛车向皇宫走去。半路上老翁问他们:“你们买这车炭给我多少钱啊?”皇宫里的人回答:“反正不会少给你的。”到了宫门口,那两个人让老翁在这儿等着,他们进去拿钱。而他们出来时拿的东西并不是老翁一直想得到的钱,而只是半匹红绡和一丈绫,他们把这些东西给了老翁,便把炭拉回了皇宫。一车炭一千多斤,换来的只是一些老翁不需要的东西。老翁伤心地把红绡和绫系在牛头上,赶着车回家了。宫里的人给老翁的东西比一车炭的价值相差很远,他们用一些用不着的绸缎来换取他们用得着的煤炭,这是官方用贱价强夺民财。
分享于2022-09-13 18:04: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