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范文网 > 作文 > 优秀作文
传统节日主题作文15篇 word A4格式

传统节日主题作文300字

一篇好的作文是沁人心脾的花香,让人难以忘怀,下面九月网为大家带来传统节日主题作文,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传统节日主题作文300字篇1

有人喜欢端午节,有人喜欢重阳节,而我却喜欢大年三十的春节。

过春节的时候,必不可少的习俗就是贴窗花和放鞭炮了。我记得我家有一个挂在墙上的一个钟,里面有一个福字,这个福字是倒着的,寓意是:福倒(到)了。

接下来和你说说放鞭炮。我和爷爷拿了一些钱下了楼,到小店买了一些擦炮和一个打火机,来到了小河边放擦炮。我拿出一个擦炮,点燃了它,赶紧扔进河里,生怕炸到自己。过了一会儿,河里炸出了水花,我突然异想天开,觉得炸鱼应该没问题。这样的话,今天晚饭就有着落了。嘻嘻,说干就干,我一连点燃了好几个擦炮,一起扔进水中,小河里的水立刻像小喷泉一样喷出来。再仔细一看,不仅鱼没炸到,却把我身上弄湿了,但是我玩得还是很开心的。

晚上,妈妈煮了一大盘饺子,我迫不及待地蘸着醋,津津有味地吃起来。就这样,我愉快地度过了春节之夜。

传统节日主题作文300字篇2

中国有悠久的传统文化,尤其是湖田的火龙元宵节。我来说说它的特点。

又到了举办龙灯节的时候了。中午大家拿出自己的针线活给龙灯“封肚”。这时月经对我说:“这火龙灯一共60米,一共24节。每个部分都应该插上蜡烛。晚上以火龙灯为主,还有灯笼、排灯、火球、火球!”月经笑眯眯的对我说。“真的?”我很开心,小小的心里充满了幸福。

晚上大家把蜡烛放在火龙灯上,灯笼和排灯笼都准备好了。于是,大家拿出乐器“啪嗒啪嗒”吹了吹,走了。"月经来了,为什么要举办龙灯节?"这时,我好奇地问。“因为,我们湖田村以前就火了。”“大火和龙灯节有什么关系?还有,为什么现在没有火?月经,快说!”我就像记者采访月经。“为什么没有发生火灾?因为,有一次,几个道士路过虎田村,他们说,是因为洞里有一条红蛇。培养了几千年,变成了火龙。如果这里总是着火,我们该怎么办?因此,他们要求我们每年举办一次火龙灯会。”“哦,后来怎么样了?”我问。"自龙灯节以来,湖田村很少起火。"月经笑着说。“哦。”我点了点头。

“来,我带你上街。”还没等我反应过来,月经就把我拖到街上了。街上挤满了人。这时,一个大叔挂着一个火球:铁丝边上的一种铁丝做成的网可以拉紧,里面放着燃烧的木炭。因为火星转起来会飞溅,变成美丽的图案,所以叫火球。然后大叔把火球拿下来旋转。溅落的火星有时变成一颗行星,有时变成一只蝴蝶,有时变成一朵花……

龙灯节的创造和传播,是我们锅天堂所热爱的锅天堂辉煌历史的一部分。

传统节日主题作文300字篇3

我喜欢的节日我最喜欢的节日是春节,到了春节就是过年嘛。小的时候喜欢是因为过年了不要上学,还有好东西吃、好东西玩,还有零花钱比平时多,可以买好多好玩的东西而不受父母责怪。

记得小时候,每到过年妈妈还都要给我和弟弟添件新衣服。如今喜欢春节的原因和小时候不同了:现在生活条件好了,好东西想吃什么时候都可以吃,新衣服可以随时购买。现在的原因是因为春节的时候是家人团聚的时候。我在外上学一年回家不过两三次,而表哥表弟们在外地打工有时候是两三年才回家一次。

去年,就是刚刚过去的这个春节,我舅舅家的两个表哥都回来了。我大姨家的表哥也回来了,我三四年都没见他了,挺巧的是他们这一年都回家来了,还到我家玩了几天。聚在一起是快乐的,但是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我们总是要离开,离别挺伤感的。但是一味的伤感是毫无意义的,还是都回到自己的岗位上奋斗吧,只能约好明年再见。

临走时我大表哥说,不管做什么都要努力做好,上学的要好好学习,打工的要好好工作。是呀,人生的道路不同,但是我们都必须坚定信念,沿着自己认定的道路走下去,这样我们的人生才会有价值、有意义。

传统节日主题作文300字篇4

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不知不觉地就迎来了春节这个热闹的节日。

“腊七腊八,冻死寒鸦”,这是一年最冷的时候。在腊八这天,家家都熬腊八粥。粥是用各种米、各种豆和各种干果熬成的。除此之外还要泡腊八蒜,把蒜放进醋坛子里封起来,为过年吃饺子用。等蒜泡得色如翡翠时,就可以配着饺子吃了。香喷喷的饺子、美味的腊八蒜、热乎乎的腊八粥那好闻的味儿飘向每一条小巷,使在小巷里走的行人都奈不住激动的心情,快速跑回家吃饭了。

腊月二十三过小年,差不多就是春节的“彩排”。天一擦黑,鞭炮响起来,便有了过年的味道。这一天,是要吃糖的,街上有好多卖芝麻糖的,糖的形状是长条形,一口下去,满嘴香味,还有一点点黏牙,小孩子们最喜欢。但如果糖吃多了,大人就会劝告小孩子们不要吃了。

没几天就到了高潮:除夕。除夕真热闹,家家赶做年夜菜,到处是酒肉的香味。男女老少都穿起新衣,在门上贴对联。有的人都会把“福”倒着贴,不懂事的小孩就该问了,大人们总会耐心地告诉小孩,这样的寓意是“福到了”,是吉祥的意思。除夕夜,家家灯火通宵,不许间断,鞭炮日夜不绝。在外边做事的人,除非万不得己,必定赶回家吃团圆饭。

一眨眼,到了残灯未庙,春节在正月十九结束了,学生该去上学了,大人们又去照常做事。热闹的春节又不知不觉地走了。

传统节日主题作文300字篇5

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古时候人们为了纪念屈原就包粽子抛入江河中,今天我们也来学习包粽子。

我们先用粽叶包出一个底下尖尖的甜筒形,再把糯米和馅儿放进去,接着包成三角形,最后拿绳子把粽子绑起来,就成了平时吃的粽子。粽子的馅儿有许多种,有豆沙馅儿、鲜肉馅儿、栗馅儿……包好的粽子像一个个小枕头躺在那儿,好可爱!我们把包好的粽子煮了,香喷喷的真好吃,没几分钟,一吊粽子被我们吃完了。

吃完粽子大家一起去划龙舟。我们分成了四队,大家一起喊:“三、二、一,开始!”大家一起用力划起来,每艘船船头都有个打鼓的人,每次打三下就停一秒,第三次时后面的人就把桨放入水中一划,就这样连续不断地一放一划,一放一划,一放一划……锣鼓震天,好激动啊!

“节分端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每个节日都有一个动人的故事和一个值得我们去继承的传统,今天参与端午节的活动,我感到非常高兴。

传统节日主题作文300字篇6

中国的传统节日有很多很多,但我最喜欢的节日还是元宵节,因为它的习俗很特别,有看花灯、包汤圆等等……于是我从新年那一天开始,就等啊等啊,盼啊盼啊。终于等到了今天,也就是元宵节。

元宵节当然得吃汤圆啦,我们首先来包汤圆。我先把糯米粉放到水里浸泡均匀,然后揉成一段一段的长条,再用擀面杖擀成一片一片薄薄的、扁圆形的面皮。然后把准备好的豆沙,还有红豆、绿豆等等的馅儿放到小小的、扁圆形面团皮里,再把它们包起来搓成小圆球。这样,一个漂亮的小汤圆就做好啦。你说做汤圆简不简单啊?听了我的解说,你是不是也心动了呢?那你也快来试一试吧!

元宵节除了吃汤圆,当然还少不了看花灯啦。晚上,我和妈妈来到广场,那里人山人海,花灯各式各样,好看极了。我看得起劲的时候,妈妈突然看见了一个卖花灯的人,正在高声喊道:“快来买呀,快来买呀,漂亮的小花灯,很多很多呢。我这里什么花灯都有,你看,有小兔子的、小龙的,还有大老虎的,是不是都很漂亮呢?”妈妈也给我买了一个小兔子的花灯。真是太可爱了,我好喜欢,不知道下一个元宵节我会得到一个什么样子的花灯呢!

我喜欢元宵节,但是我更喜欢元宵节的习俗!我很期待下一个元宵节!

传统节日主题作文300字篇7

我最喜欢春节。

春节一到,一家人忙得不亦乐乎!奶奶先从冰箱里拿出两盒肉燕子,然后开了火。锅底瞬间变得滚烫,肉燕子在锅里膨胀起来,像一轮小太阳。她拿起锅盖,轻轻地放下,然后她就可以做下一道菜了。奶奶从袋子里拿出一个又大又圆的土豆,洗了洗,湿了,再切,切成一条条,就像金棍子一样,然后洗胡萝卜。当我们到家时,奶奶已经做好了菜。我一开门,又香又苦。我赶紧洗手,拿筷子,一坐下就夹肉咽下去了。一咬,牙就烫了,我立马松手大叫。肉燕掉进碗里,溅出热汤,溅到我衣服上。我摸了摸牙齿,还是热的,开始慢慢吃。不一会儿,肚子就变得丰满了,不时打嗝一两次。大家见面都笑得很开心。

春节期间可以吃年夜饭,放鞭炮,和家人团聚。我喜欢春节。

传统节日主题作文300字篇8

我最喜欢春节,因为春节可以和家人团聚。我们家过春节会买年货,贴春联儿,大年三十儿晚上会聚在一起看春晚。初一早上我们一起包饺子。这是我最喜欢的活动。

首先把面团儿切成粗条,切成一个个小剂子,拿一个小剂子擀成圆圆的饺子皮,然后再把肉馅放进去,把皮对折捏紧,一个个圆嘟嘟,胖乎乎的饺子就包好了,我们包了一个又一个,一个个饺子像一个个可爱的小元宝,有趣极了!

水烧开后就可以下饺子了,饺子终于煮好了,妈妈拿了一个盘子,把香喷喷的饺子捞进盘子里。终于可以开吃啦!我赶紧跑到桌前,夹了一个饺子,放进嘴里包满嘴巴。啊,真好吃!这味道简直无法想象。

我真喜欢春节!

传统节日主题作文300字篇9

中国传统节日百态千姿、万音和鸣,合奏一支盛世太平·社会和谐、百姓欢乐之歌。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春节是最隆重的节日,是中华民族独有的新年文化。春节来源于一个古老的传说: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个怪兽叫“年”,它喜欢在除夕这一夜到人间来吃人。人们很怕它,便早早的躲到西方去避“年”。正在人们忧愁的时候,有一位白发苍苍的老爷爷叫人们在门口用桃木刻字来防“年”,结果“年”看到这些就抱头而逃。从此,人们就在红纸上写字,并称这些为对联,这段时期为春节。过年例时,家家户户宰鸡杀鸭,买鱼买肉,大摆酒席,遍请亲朋好友来“吃年例”,联络彼此的感情。体现着浓浓的乡土气息,百姓们热情厚道好客,欢欣的精神风貌。大街小巷张灯结彩,书写着生活小康、社会和谐的赞语。这隆重的年例、流传的习俗,将新年的味儿延续着,甚至将它推向一个新的高潮。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清明这天,为了纪念自己的先祖、缅怀自己的先祖,一大早,人们便开始忙碌着,准备好祭拜品:金猪、鸡、鸭、鹅、鱼、糕点、纸钱……十点左右,一家族就浩浩荡荡地出发了。原本空无一人的山上,变得热闹非凡,他们都是来祭拜祖先的。震耳欲聋的鞭炮声在山中回荡。如今,远方的游子,久居城市的人们,趁机带着一家老小,来到乡间,来到郊外,踏一方清幽,撷一片青绿。祭拜先祖,洗涤心灵……

“节分端午为谁言,乃古传闻为屈原。”端午节是我国传统节日。端午节是为了纪念屈原的说法已经有两千多年历史了。著名诗人屈原投江自尽,百姓们怕鱼儿糟蹋屈原的身体,就纷纷回家拿米团投入江中。后来就形成了吃粽子的习俗。为了寄托哀思,人们荡舟江河之上,逐渐发展为龙舟竞赛。这一天的活动还少不了挂艾叶、佩香囊、喝雄黄酒……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月儿圆圆,合家团圆,一家人聚在一起赏月、吃月饼,多么幸福的画面啊!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农历九月初九是重阳节,这一天是我们敬老、爱老的重要节日。人们还会借此机会去登山、赏菊、饮菊花酒……

中华习俗丰富多彩,是中华儿女宝贵的财富。总理曾在中外媒体见面会上讲过:“中国文化对我的影响,是一生一奋发图强、鞠躬尽瘁。中华文化发扬光大,是中国现今社会不断进步、自强不息、奋发图强、共到和谐的根基之本。”我认为既然要发展社会经济,应先发展中华习俗。

传统节日主题作文300字篇10

啥是戴德?戴德是“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啥是戴德?戴德是“谁言寸草心,报德三春晖”。

落叶在天上回旋,谱写着一曲戴德的乐章,那是大树对滋润它地面的戴德;白云在湛蓝的天空中漂浮,绘画着那一副幅感动的画面,那是白云对培育它的蓝天的戴德。

戴德父母,是他们赋予了我们多姿多彩的生命,让我们有时机看见这大千世界,从我们踉跄学步到牙牙学语,父母为我们灌入了多少的血汗,所有贡献在我们身上,把他们所有的爱与期望进来于我们的此刻,我们的将来。父母的爱,不须要任何回报,那种爱是忘我的,是宏大的。戴德老师,是老师用他的大好芳华,恩赐我们学问,让我们领略人生的领悟。“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老师的爱知道在课堂上,知道在灯光下修改功课的背影上。戴德协助过我们的人,是他们,在我们须要协助时,向我们伸出支援之手,在我们遭到故障时,赋予我们鼓舞。戴德损害过我们的人,是他们让我们看法到了,惟有坚毅才是最终取成功利的路途,让我们擦干眼泪,在跌倒的地点从新站起。

所谓戴德,不是只用语言表白,是用我们的行径,尽本人所能去协助他人,这样的戴德,才更用意旨,更恐怕传播。由于戴德才会有这个多彩的社会,由于戴德才会有真诚的友谊。由于戴德才让我们明白了生命的真理。

戴德是对生命赏赐的领会,戴德是对生活的豁然;戴德是对此刻具有的介意;戴德是对有限生命的爱惜;戴德是对恩赐我们生命的人的挂牵/挂念;戴德是对陌路关爱的股栗。让我们学会戴德,让我们,与戴德同在。

传统节日主题作文300字篇11

杜牧有诗云:“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每当到了这个时候,扫墓、踏青、做清明饼是必不可少的传统习俗。我们小组迎着和煦的春风,一起体验了摘绵菜,做绵菜饼的活动。

我们坐上了郭亦涵妈妈的车,出发了。一路上,我们笑着闹着。不知不觉,就到达了目的地。我下了车,咦,这是哪儿呀?这就是目的地了吗?妈妈告诉我:“是呀,目的地永嘉到了,我们去摘绵菜吧。”哦,原来是这样啊,我随手从旁边的田地里摘了一株绿色的怪怪的草:“这就是绵菜了吗?”妈妈回答道:“哎呀,这怎么可能是绵菜呢?绵菜可不长在这种地方!”要上山了,我们一路上打打闹闹上了山,安静的罗东村被一阵阵欢声笑语笼罩着。

走着走着,前面出现了一片树丛,我不敢进去,停住了脚步堵在路口。就在这时,我的“过山车”来了,呵呵,那就是毛兴维呀!我两手搭着他的肩,他在前头,我在后头,跟着他的步伐,穿梭在树丛间。大人们摘了一株绵菜给我们看,原来,棉菜的中间有黄黄的花,三层的叶子上有细细的绒毛。我们也照着样子去摘绵菜。尽管我们很累,但是很开心。

摘了大约两到三点,就要上车了,我们依依不舍地离开了永嘉。可是,接下来究竟要到哪里去呢?原来,是去学校做棉菜饼呀。

到了学校,我们就动手做了起来。先把棉菜洗干净,然后放在榨汁机里榨成汁,接着把汁倒到搅拌机里和面粉一起搅拌,这中间,大人们负责把馅料炒起来,萝卜丝、肉、豆腐干在锅里越吵越香,馋得我们直流口水。艺磊妈妈将搅拌好了的绵菜面团分小块放一堆,我们开始包绵菜饼了。先将皮的中间压个洞,放美味的馅儿,再小心翼翼地将绵菜饼搓圆。做好的绵菜饼一个个被放进蒸锅,半个小时后,我们便尝到了自己的劳动成果,真美味呀!

传统节日主题作文300字篇12

第一部分:传统节日

“一个人在异国他乡做陌生人,过节的时候会为亲人三思。”"鞭炮声持续了一年,春风温暖了屠苏。"在传统节日期间,人们会唱这些流行的诗歌和句子,感受中国人庆祝节日的独特或活泼或温暖的方式。

传统节日是中国文化的瑰宝,是中国的精髓。中国历史悠久,勤劳智慧代代相传。因此,我们不应该忘记我们的根,而应该保存我们的传统节日,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但是现在“时髦”的人想到的是国外的节日,比如情人节、复活节、圣诞节,而我们的传统节日,比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几乎都被遗忘了。像珍珠一样,被玉和翡翠磨坏了。记得去年端午节的早上,我妈起得很早,准备了粽子,一家人一起过端午节。晚上邻居来我家,偶尔说一句“今天怎么卖这么多粽子?”我说:“阿姨,今天是五月初五,端午节!是为了纪念我们的祖先屈原!”阿姨说:“真的?我怎么忘了?”这句话让我惊呆了。我记得在圣诞节的时候,他们家比春节还热闹,但是他们已经忘记了我们自己的传统节日。

国家的就是世界的。我们有自己的“宝藏”。为什么不珍惜呢?每年正月初一,我们都会穿上新衣服,用喜庆的鞭炮来迎接新年。春草长,细雨飘,祭奠先人,端午粽子要裹得严严实实,以纪念屈原“出淤泥而不染”的莲花般纯真性格。他那竹子般宁死不屈,不与世俗携手共进的崇高理想,让一代又一代人感触颇深,化作一股催人奋进的力量。我们重阳节更尊重老人,珍惜中秋满月的幸福。作为一个中国人,我对此深感自豪,但有些人那么容易忘记自己的节日,那么是不是过得太粗糙,过得太匆忙,以至于“太健忘”?而一味地追逐所谓的“洋潮”,是不是被表面上的一时激动冲昏了头脑,冲昏了头脑?

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深思。祖先留下的传统文化现在很容易被我们抛弃或遗忘,所有这些都让世界惊叹。作为一个中国人,听着“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感受着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内心是否在涌动?是否有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自豪感?这些传统节日难道不是我们灿烂传统文化的丰富吗?然而,我们被那些美丽华丽的玉龙蛇所覆盖,中华民族的传统是不可替代的!就算那些都是潮流,我们是不是应该披上玉玛瑙去闪耀珍珠?

第二部分:传统节日

我们国家有这么多传统节日!有春节,元宵节,中秋节等等。其中,我最喜欢的是春节。

同学们,你们知道春节的由来吗?哈哈!让我的侦探白敬通告诉你!故事即将开始。准备好了吗?

从前有个妖怪叫年,每年年底来吃人。为此,大家都很焦虑。每个人都像热锅上的蚂蚁一样焦虑。有一个人知道他害怕红色和大声的东西。于是,他让大家贴春联,放鞭炮。这把年吓跑了。这一次被定为“春节”。

春节有很多习俗。比如拍,看春晚,贴春联,把“福”字倒过来。至于我,我最喜欢拍!我拿着刚买的枪跑下楼。“砰”“啪”各种枪。看,那支枪就像一朵美丽的浪花,冲向迎着光,慢慢落在光的后面。好美!哦!MYGOD!火花直直地射向我。我吓得拔腿就跑,逃。火花熄灭时,我上气不接下气。

除了习俗,最令人垂涎的食物是美味的食物。年糕年糕年年涨,饺子团团圆圆,做饺子,饺子,吉祥。在许多美食习俗中,我最喜欢的食物是美味的团圆饭。只是长得好看,闻起来香,吃起来甜,就能说明一切。咬一口软粘的皮,芝麻籽就露出来了。再吃一口芝麻,哇!很好吃!是“这种味道应该只在地上才能发现,在天上也能闻到好几次”!

春节是我最喜欢的。有岁月的故事,有好吃的饺子,有好看的鞭炮。“除了鞭炮声,春风还温暖着屠苏。千户总是以新换旧。”春节,你给了我们多少快乐,我喜欢你!

传统节日主题作文300字篇13

对于中国的传统节日,有人做了这样的总结,端午听一个响,是听觉的世界,中秋看一个亮,是视觉的世界,春节是又响又亮,既是听觉的世界,也是视觉的世界。

这个总结有些粗线条,但还是很科学的,就像是写意画,虽然不如工笔画那么细致,但对于刻画事物的神韵还是非常准确的。

是啊,端午节的时候,赛龙舟,看龙舟。龙舟开赛时候的鞭炮响,龙舟上,鼓儿响,铜锣响,桡条和水一起响,桡手们吆喝口号的响,沿岸人们一起呐喊的响,观看龙舟者奔跑的声音,喝彩的声响,喊口号的声音,说笑的声音。所以说,龙舟赛几乎是声音的世界,响亮的世界。而龙舟赛是端午节最有特色的活动。如此来说,端午节就是声音,就是响亮,就是全中国人的热闹和喧嚣。端午节是用喧嚣和热闹来慰藉中国伟大的诗人屈原的寂寞。那位为国为民操劳了一辈子却不得善终的屈原,那位伟大的诗人,那位寂寞的文人,就该在声音的世界里得到平衡,就该在响亮的氛围中得到回报。这就是中国的正道,中国的正能量。

中秋节呢,那是月亮的世界。吃月饼,观月亮,千里共看一个月亮,万里同赏天上的亮光,所以说,中秋节是亮的世界,是亮的汇合,是亮的宴会,是亮的节日。中秋节的那一天,有些地方会点香,他们在一个硕大的柚子上插满几十根甚至一百根烧香拜佛用的香,然后挂在最显眼的高处。虽然那一根根点燃的香不是很亮,但是那几十点红红的火星,袅袅的香烟,不也是光和亮的世界吗?不也是视觉的世界吗?全家人和和美美地聚集一起,吃月饼,看着静静地挂在天上的、比月饼还圆的月亮,自然更是光的享受,亮的畅谈。

那么春节呢,放鞭炮是听觉的艺术,贴春联是视觉的艺术,拜年和祝福的声音是听觉的艺术,剪窗花是视觉的艺术,放烟花是听觉和视觉的综合艺术,看春晚是听觉和视觉的综合,耍龙灯,跑旱船,看板凳灯,舞狮子灯都是视觉和听觉的综合。

中国的节日,各具特色,又分工协作,那么美,那么张弛有度,那么和谐,那么季节分明,这样的节日,这样的庆典,不都是中国人最为自豪和最为幸福的节日吗?

传统节日主题作文300字篇14

春节气象,万物更新,鼠年已过,即为牛年。又过去了一年,随着时代的进步,人们对春节的印象也不同了,但是春节依旧存在,以一种时尚的方式活在人们的心里。

这个春节要说的改变就是“反向春运”了,__年这个春节也是别具一格,大家都知道以往春节的现象:儿女们坐火车回家,无奈抢不到票,只能坐飞机回家,而飞机票价又贵,就得花去几个月的工资来买机票。两难之下,生出一妙计:让父母坐火车来自己家过年,于是就有了“反向春运”。所造成的现象是:城市热闹了,乡村冷清了。但我觉得还是老家好,所以我们依旧回了老家。

家里的人们生活越来越好了,一座座乡村别墅挺立起来了,光是我们家就有2座,我们自然是要在别墅住了。春节也正式开始了。在老家,吃上一只香喷喷的鸡,感觉整个都舒服了,城市的车水马龙,高速上的4小时艰苦等待,都忘得一干二净了。

大年三十晚上家家灯火通明,坐等12点的到来,十二点整一到,家家户户齐放烟花,天空的黑暗被光明取代,犹如身处在极地,看着上午12点的太阳。爆竹声中一岁除,人们沉浸在这欢乐中,__年的苦难将被__年的顺利替代,__年的不开心的事将遗忘在人们的脑海里,__年的幸福将在人们心中留下新的烙印!

大年初一,我们家欢聚一堂,吃着新年第一顿饭,等着那万物重现芳华,鸡鸭鱼肉,样样俱全。

春节是一个传统的节日,也是一个时尚的节日。

传统节日主题作文300字篇15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是王安石《元日》中的诗句。元日是第一天的意思,一年中第一个重要的节日是春节,春节里离家的人要归家与亲人团圆过年,整办年货,清扫家园,贴春联挂年画的风俗流传至今。

接着就是元宵节,“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这是欧阳修诗句中的元宵夜盛况,元宵就是新年的第一个月圆之夜,元宵夜的灯展最初是起源于汉代汉明帝为了弘扬佛法而“燃灯表佛”,后来逐渐发展为花灯节。按照我们国家的传统,随着元宵夜爆竹声的远去,蛇年新春就过完了,农民们开始春种秋收,商人们开始外出经商,官员们开始就任赴职,大家都恢复往日的忙碌和劳作。

“曲水流觞”是古时文人庆祝“三月三上巳节”的习俗,王羲之兰亭集序中,少长咸集群贤毕至的盛况虽然在今日已然不见,但三月三“游目骋怀,极视听之娱”却成了流传千古的浪漫情怀。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杜牧笔下的清明节会让人不自禁的感伤,这是一个悼念故人,缅怀先祖的节日。五月初五的端午节,是为了纪念我国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七月初七的乞巧节是最具浪漫色彩的节日,也被称为中国的情人节,相传在这一天姑娘们可以跟心上人表露心迹。而到了农历八月十五又是一年之中家人团圆的重要节日,期盼人月两圆成为人们渴望团聚、康乐和幸福的象征。

王维的诗句“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说的是重阳节登高的习俗,到了十二月的冬至日就有祭祀祖先的说法,冬至在我国古代是一个很隆重的节日,冬至祭祖以示不忘更本,祝福阖家团圆。然后过了腊八节喝过了腊八粥,就是农历十二月二十三的小年夜,而除夕是一年中最后一个节日,一家人围炉而聚,辞旧迎新。

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文化积淀在这些节日中,让我们一起了解节日的起源熟悉节日的文化,传承中华优秀文化,做有积淀有文化底蕴的中华儿女。

保护中国传统节日主题作文

我最喜欢的节日是中秋节。中秋节是我国的传统佳节,与春节、端午、清明并称为中国汉族的四大传统节日。它起源于唐朝时期,那时,以赏月为中心。到了清明时期,成为“民俗大节”。

中秋节那天晚上,我们一家人就要团团圆圆在一齐赏月,吃月饼,看电视上的《中秋晚会》。去年的中秋节,我们一家人团聚在一齐,说说笑笑,可开心了。在这月圆之夜,我们分享着美味的月饼,月饼象征团圆,是中秋祭月和拜土地公的必备祭品。那天的月亮虽没有往年的中秋节那么亮。可是,也挺美的。月亮时而像一位害羞的少女,风哥哥夸她几句,就躲到云层后面,蒙上一层细纱,显得更加娇气,真迷人;时而又像一个调皮的孩子,把脸露出来偷看我们过节呢!真好玩!

每到中秋节,我总是想起我小时候的一件事。那时,妈妈经常给我讲嫦娥奔月的成语故事。我听了许多遍,可还是听不烦。只要是关于月亮上的故事我就觉得新奇,期望有一天我也能飞上天去,飞到月球上与嫦娥一齐玩,一齐看星星。长大再看,就不是那么奇妙了,只觉得我小时候挺好玩的,挺好笑的。

中秋节的地位仅次于春节,元宵节。中秋节为“花好月圆”之时。人们从天上那圆圆的月亮想到了人间的团圆。所以,中秋节在古代被又称为“团圆节”,“秋节”等。人们向往着团团圆圆。团圆对于中国人来说是生活中的梦想。宋朝诗人苏轼写的《水调歌头》中,“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句诗也寄托了人们的完美愿望。中秋节十分重视亲情的培育与表达,对于促进社会和谐有着不可替代的好作用。我十分喜欢中秋节。

中国的传统节日作文

中秋节的月亮特别圆,特别美,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到院子里去赏月。

吃过晚饭,我们到院子里赏月。那个时候月亮还没有出来,我们一边说笑话一边吃月饼等月亮。到了八点多的样子,月亮渐渐地升起来了,这个时候的月亮是橘黄色的,有些昏黄模糊。过了一会儿,月亮慢慢升上了天空,像个又大又圆的大玉盘。月亮是那样的洁白,是那样的明亮,天空就像一块黑布,月亮在黑布里面显得更洁白更明亮。

每逢佳节倍思亲,我突然想起了李白的诗句: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在离家乡很远的叔叔阿姨们一定很想家吧,我对着月亮祈祷,祝福他们平安、幸福。

夜深了,我们睡觉了,我希望月亮能和我一起入梦。

今天,是农历八月十五中秋佳节,家家户户喜气洋洋,热热闹闹,呈现一片欢乐的节日气氛。

到了晚上,我家做了一座丰盛的晚餐。有鸡、鱼、蛋等山珍海味,但是我最喜欢吃爸爸亲手做的盐水鸭和红烧鸡腿,我吃得津津有味,全家人一起庆祝今天这快乐的节日。

吃过晚饭,我们全家人坐在屋顶的平台上,观看着十五中秋节像圆盘的月亮。大家你一言我一语说说笑笑,谈古论今,猜猜谜语,说说笑话,十分高兴。我一边吃月饼,一边喝水,感到今天的月饼比平时甜得多呀! 在这中秋的夜晚,让我想起在远方不能回家的人们,想起了在南方打工的二叔,祝愿他节日快乐。

今天中秋之夜的月亮特别圆,多么迷人呀!

中国传统节日主题作文

端午节前一天,婆婆欢喜地对我说:“明天就是端午节,要包粽子了,明天我就教你包粽子。”“太棒了!”我高呼。因为我从来没自己包过粽子。

二、过端午节

到端午节了,早上我起床来到客厅,婆婆正在包粽子。我赶快坐在沙发上对婆婆说:“婆婆,快教我包粽子吧。”婆婆耐心的教我做了包粽子的动作,对我说:“陈陈,我再去洗一些粽子叶,你自己包一个。”,我自己抓起一张粽子叶,又舀起一团米,然后我先把粽子叶放下,双手一直揉来揉去,又把米团轻轻压平,再拿起红枣按下去,最后用粽子叶包了上去封口,用白线绑起来。我笑嘻嘻地拿到厨房给正在洗粽子叶的婆婆看,婆婆说:“不错哟,继续努力。”我们又一起包了很多粽子……到了中午,婆婆把粽子端上了饭桌。我轻轻拿起我包的粽子,迫不及待的把粽子叶撕开,咬了一口,香香的、甜甜的,非常可口。突然,咽住了,我赶快喝了一大杯水,才把粽子咽了下去。

描写中国传统节日的作文

你们知道吗?我们有很多很多的节日,春节、元宵节、端午节、清明节等,我最喜欢就是春节。

一年一度的春节即将来临,去年的春节我去奶奶家拜年。我问奶奶为什么福是倒过来贴的呢?奶奶笑着说:“傻孩子,你不知道一句话,福到,福到,福到了。”说完我又问奶奶:“为什么要挂灯笼呢?”奶奶微笑着说:“灯笼是因为挂的喜庆呀!”我问奶奶为什么要放鞭炮,奶奶说:“从前有一个叫年兽的怪物每次都到过年都要出来,村里人很着急,有一位老爷爷想出了一个办法,年兽最怕红的东西,所以每年的春节都要放鞭炮,挂灯笼。奶奶忙个不停的回答着我的问题。过了一会,奶奶说:“吃团圆饭了。”再吃团圆饭之前要先放鞭炮,我和姐姐、哥哥拿了一个打火机,再点起了鞭炮放了起来。鞭炮劈劈啪啦地响了一阵阵,我和弟弟捂着耳朵跑进屋里。奶奶已经把一桌子菜端到桌子上。有香香的鸡、鱼、鸭、有团团圆圆的圆子、蛋卷等应有尽有,让人看了直流口水,我迫不及待得坐在桌子旁,津津有味的大口大口的吃了起来。边吃边说:“奶奶您烧的菜和饭真好吃。”这时奶奶端上来几个动物馒头,有小狗、有龙、有蛇、有小白兔、有小鸡、有小老鼠活龙活现,就像真的一样,让我看了都舍不得吃。

吃过饭后,我和爸爸、妈妈、奶奶、爷爷、哥哥、姐姐、大伯伯、弟弟、妹妹一起去看烟花。哥哥点起烟火,砰地一声烟花立刻飞上了天空,向四面打开,像无数萤火虫从天而降。五彩缤纷的烟花让人看了眼花缭乱,美丽极了。弟弟和妹妹拍着手哈哈大笑地说:“真好看,真好看。”

春节一家人团团圆圆真热闹,我期盼着今年的春节快快来到。

中华传统节日作文

过中秋,在我国是一项十分古老的习俗。据史书记载,早在周朝,古人就有春分祭日、夏至祭地、秋分祭月、冬至祭天的习俗。《礼记》记载:“天子春朝日,秋夕月。朝日之朝,夕月之夕。”这里的夕月之夕,指的正是夜晚祭祀月亮。随着社会的发展,这种风俗逐渐影响到民间。

中秋节,大家都有吃月饼的习俗,俗话说:“八月十五月正圆,中秋月饼香又甜”。月饼最初是用来祭奉月神的祭品,后来人们逐渐把中秋吃月饼寓意成家人团聚的象征。

说起月饼,大家一定都想到了赏月吧!赏月的风俗来源于祭月,

唐代,中秋赏月、玩月颇为盛行,许多诗人的名篇中都有咏月的诗句。到宋代时,形成了以赏月为中心的中秋民俗节日,正式定为中秋节。

赏月,你们一定都知道了,不过,“拜月”的故事你们有没有听说过呀?嘿嘿,让我来给你解释解释吧。相传古代齐国丑女无盐,年幼时曾虔诚拜月,长大后,以超群的品德入宫,但未被宠幸。某年八月十五赏月,天子在月光下见到她,觉得她美丽出众,就任命她为皇后,中秋拜月由此而来。

说了这么多,我都累了,让我们一起赏月吧。瞧,今天的月亮多亮啊!

中华传统节日作文

端午节那天中午,我们刚吃完粽子,爸爸就领着我去澄海看赛龙舟。走在往澄海的路上,我忽然想起了一个问题——端午节是有哪些传统习俗?

爸爸笑眯眯地告诉我:"战国时期,楚国大夫屈原很为国家着想,苦劝楚王要治理好国家和与邻国相好,但楚王不听,他十分忧愤投江自尽。楚国老百姓为了纪念这位清正的大夫,于是用竹叶将糯米包成粽子投入江中,希望鱼群吃米而不吃屈原的尸身。渐渐地,吃粽子就演变成了端午节的传统习俗。"听完爸爸的一席话,我茅塞顿开。

不一会儿,我们到达了目的地,只见通往江岸的条条道路,人们潮水般地涌向江边。这时,时针指向二点正,"蹦"一声枪响,十八条龙船从上游鱼贯而下。顿时,锣鼓声、鞭炮声、欢呼声谱成一曲雄壮的交响乐。"加油,加油……"竞赛到了紧要关头,人群中爆发出一阵阵:"黄队加油,黄队加油……"的呐喊声。原来是黄队有点落后了,它的啦啦队在为它鼓气。黄队的鼓点更紧了,哨声更急了,黄船迎着浪花拼命地向前冲。最后,黄船得了冠军。

船队的团结奋斗精神鼓舞了广大观众,岸边响起了经久不息的掌声和欢呼声。哇,赛龙舟真刺激,这又是端午节的另一个传统习俗。

今天,我度过了一个非常有意义的传统节日——端午节,又开心又有收获。

中华传统节日作文

五月天,是端阳。插艾叶呀,戴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龙舟下水喜洋洋!这首儿歌说的就是过端午节的情景。

端午节是我国传统的节日,又称端阳节、重午节。相传战国时期楚国二闾大夫屈原因为爱国理想不能实现而抱石投江自杀。人们为了纪念屈原,就把他的投江日——农历五月初五定为了端午节。每年一到这个日子,赛龙舟、吃粽子就是主要的活动。据说人们赛龙舟竞渡是为了捞救屈原,把粽子投进江河是为了不让河里的鱼儿不去吃屈原的遗体。

不过,在我外婆家,至今还保留着端午节吃粽子、戴香囊的习俗。每年端午节,外婆会给我们一家包粽子吃。她和我妈先去采摘一些新鲜的竹叶,清洗干净——先放进热水中煮一煮,同时将准备好的糯米浸泡好以后,外婆就开始包粽子了。每次她选取两三片叶子,左右捏住叶子的一头,右手用三个手指捏住叶子的另一头轻轻地往里一卷,卷成一个圆锥体,接着往里面小心翼翼地放糯米,最后用棉线绑住。一个粽子宝宝就诞生了。外婆喜欢根据每个人的口味包不同的粽子:我喜欢吃白粽;妈妈喜欢吃肉粽;外公喜欢吃黑米粽哪些穿着绿衣裳的宝宝在炉火上煮着,还没出锅呢,空气里就已经弥漫着粽子的香味了,叫人馋得直流口水,我恨不得立马拿出来狂吃。

端午节前夕,妈妈会给我在裤子或衣服上佩戴香囊。我的香囊是蓝色的,十分香,走到哪都能闻到。听妈妈说,香囊里面的艾叶和雄黄有辟邪驱瘟的作用。

我的最爱——端午节。就是这样欢乐、祥和的一天度过。

中华传统节日作文

我喜欢的节日有很多,比如儿童节、中秋节、情人节等。但我最喜欢的是春节。

春节是中国最隆重的传统节日,它象征着团结、兴旺,是对未来寄托新的希望的佳节。春节对于中国人,就如同圣诞对于欧美人,都是头等重要的节日。据记载,中国人民过春节已有4千多年的历史。

我喜欢春节,因为春节是个亲人团聚的节日。一家人在一起吃年夜饭,是春节家家户户最热闹愉快的时候。除夕。丰盛的年菜摆满一桌,合家团聚,围坐桌旁,共吃团圆饭,心头的充实感真是难以言喻。人们既是享受满桌的佳肴盛馔,也是享受那份快乐的气氛。年夜饭的名堂很多,南北各地都不同,有饺子、年糕、长面、元宵等,而且各有讲究。这顿年夜饭要慢慢地吃。也就是要守岁,守岁的习俗,既有对如水逝去的岁月含惜别留恋之情,又有对来临的新年寄以美好希望之意。

我喜欢春节,因为春节是个喜庆的节日。人们会燃放各式各样的烟花爆竹,来庆祝这热闹的节日。尤其是午夜新年钟声。

中华传统节日作文

我的家乡在江西省永新县,是井冈山脚下的一个小县城,是个山清水秀的地方。每逢端午节,人们简直就跟过年一样高兴。家家户户都在门头插上茱萸,并把房子打扫干净,还会在水沟里和草丛中撒上石灰。

大人们会煮很多鸭蛋,并用颜料把蛋壳染成红色。小孩们就把鸭蛋装在一个小布袋里,挂在脖子上,去和其他小朋友“碰蛋”。鸭蛋被碰破的小朋友就被淘汰了,另外一个小朋友又去找别人碰,直到蛋被碰破为止。

端午节前几天,大人们就泡好糯米,去山上采一种足足有大人手掌那么大的竹叶,当地人管这种竹叶叫“箬叶”。采回来后,把竹叶放在清水中泡,使竹叶变得又柔软又干净。这时全家人在一起,一边包粽子,一边聊天。包的粽子可是五花八门:有的粽子里全是糯米,那是原味的;有的粽子里加些花生、红枣,那时甜味的;有的粽子加的是肉或者蛋黄,那时咸味的。

端午节这天,村里人要做鲜美无比的炒血鸭,用艾叶的嫩芽做的米果和米粉肉。最让我感到奇怪的是米粉肉,因为平时做米粉肉,放了盐也不能保存几天,而在端午节当天做的,却是不放盐也可以保存一个来月,真神奇呀!所以,这个时候,家家户户都要去买许多肉,沾上米粉,做成米粉肉,端午节吃一点,其余的放在外面晒干,留着以后吃。还有,端午节这天,家乡的男女老少,都会在米酒里放一点雄黄粉,做成雄黄酒,并用雄黄酒在儿童的额头点一下,据说可以驱邪呢。

家乡的端午节,有滋有味的端午节,让我一想起来,就能闻到那粽子的清香,口水情不自禁要流出来了!我喜欢家乡的端午节。

中华传统节日

我国的传统文化源远流长,有许多传统节日:中秋节、重阳节、春节、元宵节等等,其中,我最喜欢的节日就是春节了。

每到春节,我家就有好多好多零食,摆满了桌子,我可以尽情地享受着美味,也听不到妈妈那句:“不准吃零食,吃零食影响身体发育”的话了。还有漂亮的新衣服和好玩的玩具,可以与小伙伴们尽情地玩耍着,再也不用担心妈妈询问我作业写完了吗,我可以开开心心地玩好几天呢。

春节的这天我们家里有好多事情要做呢,妈妈、奶奶和我的任务是包饺子。我记得我们要包好多的饺子,而且种类也不少,有羊肉胡萝卜的、韭菜鸡蛋的、猪肉大葱的、芹菜香菇的,红红绿绿、香味十足,足以让全家人大饱眼福和口福。我虽然年龄小,可别小瞧我的重要性,我可是包饺子的主力,妈妈和奶奶都夸我又会擀皮又会包饺子而且包得还很好看呢,包好的饺子也被我排得整整齐齐,此时的我很得意。

我是很忙碌的,包完饺子我马上就去爸爸和爷爷那组报到了,我们要去贴对联。爸爸个子高贴横批,我和爷爷贴左右联,我最后还得贴中间一个大大的到“福”呢,此时的我很机灵。

一顿丰盛的晚餐过后,我们全家安静了下来,妈妈把准备好的许愿瓶摆在了桌子上,我们大家挨着从长辈开始一个一个地许愿,轮到我许愿时我总是许愿:我们全家永远都幸福!此时的我很开心。

接下来我们全家一起围在电视机前观看起春节联欢晚会,和家人有说有笑多么欢快呀!爸爸还会给我讲过年的由来:传说,古代有一只“年”的怪兽,常常伤害人命,直到有一年除夕,一位貌似神仙的老爷爷用红纸、蜡烛和鞭炮赶走了“年”。这便有了我们今天的这个传统节日。

这就是我最喜欢的传统节日——春节。怎么样?你喜欢吗?

下载全文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