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教学目的:
1 认识17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2 学习小燕子认真观察的学习方法,能联系实际学以致用。
3 学习自能读书的阅读方法,在学习中理解“认真、仔细就能有新发现”。
二 教学重点。
1 识字写字。 2 学习读书方法。
三 教学思路:以指导读书,促使不断有新发现为基本思路,(老师指导学生一遍遍读书,就像燕子妈妈鼓励小燕子一次次认真观察茄子和冬瓜一样),不但让学生体会怎样读懂课文,而且在学习过程中就能体会“认真”的好处,把学文和悟理统一起来。
四 课前准备。
预习课文。给出预习提纲:1 认生字。 2 读课文。 3 提问题。
五 教学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 例行的“金话筒”节目,说说“找春天”的收获。老师在评价中有意识渗透认真观察收获大的认识。(照应课的结尾)
二 揭示课题,检查预习。
1 看卡片识字,交流难字的识记方法。从意义上区别“支、枝”的用法。“枝”跟植物有关系。组词:一支笔、一枝花。“瓜、爪”的区别,把“瓜”下面的点想象成西瓜,简笔画鸡爪子,组词。还有换偏旁等方法。
2 听读快速找字。听老师读出生字,快速拿出卡片或者在生字表中找到字。
3 同桌用卡片或者盖住拼音的方法检查一遍,把不熟练的字再认一认。
三 学习课文。
1 听老师读课文,说说知道了什么。(反馈学生听的能力以及对课文的初步理解。)
2 引导:大家听到的有很大不同,理解的还不够。自己读一读课文,看看有什么新发现。
学生自己读课文,谈发现。
3 指名读、个人读、集体读结合,再读一遍课文,质疑。
板书学生的问题。如:燕子妈妈为什么笑了?她为什么让小燕子看了三次?
引导:这些问题的答案在哪里?谁来告诉我们呢?
生:在书里面,我们自己找!
4 带着问题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书。默读、小声读、速读等。
老师巡回了解学生思考情况,及时指点学生深入思考。
5 小组讨论,交流,准备派代表发言,阐述观点。
6 交流答案。
7 改编课文,用对话的方式朗读,深入体会“燕子妈妈为什么笑了”。
实录
师:我就是燕子妈妈,你们就是小燕子,咱们来体会一下,妈妈为什么笑了。
师:孩子们,你们能不能飞到菜园里去,看看冬瓜和茄子长得一样不一样?
生:好的。(示意学生做飞的动作)师:孩子们,有什么发现吗?
学生边表演边说:“妈妈,妈妈,冬瓜是大的,茄子是小的。”
师:你们真不错,能不能再去看看,还有什么不一样?
生:继续做飞的动作。边表演边回答:“妈妈,妈妈,冬瓜是青的,茄子是紫的!”
师,点点头说:“很好,你们刚才知道看大小,现在知道还要看颜色,细心多了。那么,能不能再去认真看看,它们还有什么不一样?”
生:“妈妈,妈妈,我发现冬瓜的皮上有细毛,茄子的柄上有小刺呢!”
师:你们真是做事认真的好孩子。
有一个学生插话:老师,我发现我们就像小燕子!我们不断读书,有新发现,老师看我们认真,就笑了!小燕子妈妈看到小燕子有新发现,也笑了。
师:对啊,你们每读一遍书,自己就有新发现,说明——认真才能把事情做好。多好的“小燕子”啊。那么,你们能不能到自己找春天的地方再去看看,有什么新的发现?(在生活中体会认真观察的好处,和学习课文联系起来。)(照应开头)
生:(表现出很高的热情)好!
后记:学习当中,学生确实从过程体会到了学法,自然而然的体会到“我们就像小燕子,我们不断读课文,有新发现,老师像燕子妈妈,高兴的笑了”(学生的话),道理和学习方法融会贯通,水到渠成。而且是大部分学生都能做到。特别是改编课文朗读一个步骤,是我临时产生的想法,效果却非常好。学生兴致勃勃,读着读着,自然领会了道理,脱口而出。下课时,许多孩子脸上洋溢着快乐的笑,我想,这来自他们的成就感。他们觉得自己学会了课文,就像小燕子一样,自己不断有发现!而不是靠老师告诉他答案。
孩子的笑容让我感到欣慰,更意识到,真正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是多么重要。而这些方法,要靠老师细心的琢磨和研究,决不是顺手拈来啊。
第二课时
一 说说观察春天的新发现或者学了这篇课文后在生活中得到的启发。
二 观察两幅图,说说有什么不同(用多媒体打出两幅相近的图画)体会仔细、认真的观察态度。
三 学习书写生字。(略)